找回密码

乐视陷入中电熊猫“大坑” 讨回公道不如挽回信誉重要

近日,乐视超级电视官微发布了一则《乐视致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的公开信》,在公开信中乐视就多款电视型号不良率过低,表达了强烈的不满。鉴于公开信较长,有码君简要罗列了一下重点。

首先,乐视超级电视与南京中电熊猫中电有限公司(后文称中电熊猫)自2019开始合作,代工生产乐视超级电视。但自2020年7月起,乐视便开始受到用户反馈,Y43、F43、F55三个型号的电视在使用半年后开始频繁出现,屏幕线条以及漏液的问题。经统计,43尺寸型号两款电视的不良率接近20%。

对此,乐视与中电熊猫有过沟通,初期中电熊猫承诺免费售后并赔偿损失。但此后部分型号电视故障率仍居高不下,在后续售后问题上中电熊猫开始频频“扯皮”。所以乐视希望中电熊猫重视这次事件,认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关于乐视,太多人记忆可能还停留在“贾跃亭时代”,如今的乐视早已更名为乐融致新,其主要盈利模式为乐视IP版权、付费会员、短视频运营、手机电视等硬件销售。大家都关心的“还钱”,乐视也一直在努力,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欠122亿”的这波反向营销。所以,下面有码君先就一些误解,简单聊聊。

关于代工的问题

在各大论坛以及微博上,很多网友表示:乐视电视本身就不行,代工产品能好到哪里去。这其实是对“代工”二字的误解。

在电视行业,品牌设计电视,研发技术,采购零配件,交给某个有工厂的厂商帮忙做产品,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除了像TCL、三星这类本身就拥有强大面板生产线的品牌以外,很多品牌的产能跟不上销售,必须要采用代工的方式进行产能补充。

亦或是基于成本的考量、压根就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全权交给代工厂商也不足为奇。每个人都知道的iPhone,就是标准的代工产品。

所以代工这件事并不稀奇,不能代表代工的电视品质就不行,从品牌方到代工厂商对于品控都有标准。比如说在公开信中,乐视与中电熊猫的质量约定不良率要低于1.8%,这就是基础的品控标准。

至于“乐视电视垃圾”的言论,嗯…75英寸电视售价3499,你说它针对低端用户没问题,售后也不是“三不管地带”,还有着互联网电视鼻祖之称的乐视,销量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这次质量事故售后责任在谁?

在电视领域,行业多遵循的不良率为2%,根据国家“三包政策”的规定,大多数电视机厂家都会执行整机保修一年,主要零部件保修三年的规定。如果恰好用户买到了这2%中的其中一台,品牌会自掏腰包对产品进行维修更换,是否需要返回代工厂有厂商负责,就要看二者的协定了。

而针对本次Y43、F43两个型号的接近20%不良率,确实是如公开信所说的“此事件已经构成质量事故”,所以主要问题肯定是归属于中电熊猫,而售后则是乐视。但是从公开信中有码君还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东莞分公司承担了双方97%的订单,但关停该工厂却未通知乐视方…所以有码君觉得,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中电熊猫大概率是要将乐视超级电视的代工当作最后一锤子买卖了。

好在消费者还算是售后有门,乐视对于2020年以来所产生问题的电视一直没有放弃,根据公开信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有问题的电视换屏数量11590台,换机数量2160台,以及后续预计还将换屏6300台。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次的事件会拖垮乐视超级电视,有码君到觉得不至于,版权收入和硬件给予了乐视很大的帮助,比如说“这两年《甄嬛传》给乐视带来的收入,都被南京‘熊猫’当竹子吃了”,说明《甄嬛传》的收入倒也还能在无外力支持的情况下,保证这些批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么说可能有些歧义和“幸灾乐祸”,但如果中电熊猫始终逃避的话,乐视的日子会过得苦一些,口碑却千万不能丢了。

起底中电熊猫,竟是京东方的“发小”

南京中电熊猫家电就是我们记忆中的“熊猫电视”,是往年一度风光无限的国民品牌,与如今的“面板大王”京东方还有过一段时间的“拉锯战”。

改革开放以后,中电熊猫的前身714厂本着“能买到的不造”理念,在国有企业市场化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彼时,TCL的前身774厂则是一头钻入了初期电视电子管技术自主研发的道路。中电熊猫等品牌凭借兴起的半导体技术,将774厂等专攻电子管技术的厂商逼入了绝境。

二者在同一起跑线上,中电熊猫远超京东方前身774厂。京东方与中电熊猫的首次拉锯发生在1993年,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入厂并于当年成功扭转亏损局面。1996年,南京熊猫正式上市,次年东方电子亦上市B股,二者都走上了相同的上市道路。

好景不长,2000年前后电视行业开始了为期十数年的价格战主导市场,南京熊猫开始一蹶不振,而京东方则是看准机会收购现代旗下的TFT -LCD业务,进军TFT-LCD领域。至此,中电熊猫的前方不再有东方电子的“车尾灯”了。

中电熊猫看到“发小”在面板领域越战越勇,于是也开始进军面板领域。2009年中电熊猫与夏普合作,希望收购其6代产线设备,生产43英寸左右电视产品。2013年中电熊猫正式开始投资建设液晶面板项目,总投资约289亿元,主打6代和8.5代线。初期效果不错,但是从2017年开始接连亏损。

中电熊猫一路到底的下坡

中电熊猫的走上了下坡路其实并不让人以外,在中电熊猫发力面板领域时,液晶面板的稀缺已经是过去式了,诸如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企业都在大规模生产,要拼产能和核心技术储备,中电熊猫都不具备优势,产需不平衡导致其只有“喝汤”的份。

2020年年底,京东方宣布拟收购华东科技旗下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方面表示,收购南京G8.5和成都G8.6生产线部分股权,符合京东方成为半导体显示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发展目标,完善公司技术储备。但此收购案至今仍没有明确收购完成的消息。

在几经查阅资料后,有码君发现中电熊猫“破罐破摔”的经营理念,也是其走向下坡路的关键原因。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出现了中电熊猫作为被告的判决。判决大多集中在“产品质量”、“约定时间未交货”等关键词上,甚至还有公司内部人员挪用公款事件…

中电熊猫在经营策略上的方针有码君并不熟知,但是纵观京东方等面板大厂,不乏做技术品牌的战略,推出自家核心技术衍生而出的硬件产品,以及跟上“网购”的潮流,各种渠道多面开花。而中电熊猫似乎没有看到新时代的信号,在京东、淘宝等平台找不到一家“自营”,满眼的只有贴牌和代工元素。

小结:截止到有码君发文为止,乐视与南京中电熊猫家电均没有对此事进行后续的发声。不过,在有码君看来,乐视这篇《公开信》想要讨回公道的意愿或许并不是第一位,而是想要消费者知道关于这些批次电视的质量问题,并非乐视主观上的错误,鉴于贾跃亭给乐视带来的困境,口碑才是乐视需要且唯一重视的点。

当下彩电市场竞争激烈,厂商利润下滑,寻找更便宜的代工方以求节约成本也在情理之中。乐视电视从初代互联网电视,到后来的蓝光护眼,产品定位、价格和体验口碑都还不错。对于乐视电视额而言,消费者信任程度甚至没怎么受到老贾的影响。最后希望乐视尽快拿到上游“交代”,给到消费者“交代”,将这次质量与口碑的“大事故”尽快处理好。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